元宇宙基建者
最近,基本步入“冷静期”的元宇宙再次受到各界关注。7月8日,上海市发布了培育“元宇宙”新赛道行动方案,提出到2025年上海元宇宙产业规模将达到3500亿元,并力争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头部企业和“链主企业”,打造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术、高能级高成长的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推出“50+”示范场景、“100+”标杆性产品和服务。
实际上国内多地都有明确发展元宇宙的目标,比如武汉、成都、合肥等地的政府报告中提到“元宇宙”,江苏和浙江等地也出台了元宇宙发展的相关政策。此外,韩国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家也明确提出入局元宇宙。
这足可见元宇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争相布局的新风口。元宇宙赛道上相关新项目或创业公司越来越多,人才需求井喷。
本期元宇宙时代人才就业指南,咱们就将从元宇宙交互层和基础层两方面,来盘点目前构建元宇宙中最重要也是最紧缺的高端科技型人才。他们决定了元宇宙什么时候能来临,其上限有多高~
01 元宇宙交互层方面
可任职岗位:WEB3开发人员、AR/VR工程师、硬件工程师、3D 美术设计、计算机视觉专家、物联网架构师、数字孪生工程师、AI架构师……
高效便捷地提高用户沉浸感,是元宇宙的必经之路,这就少不了与前端关联较高的VR/AR技术。目前,VR/AR及智能穿戴设备被看做是现实用户进入元宇宙这个虚拟世界的入口,并初步形成与内容互相促进的正循环局面。
VR/AR 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,经过多年发展虽然相对成熟,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陷入发展瓶颈。此时,元宇宙的出现给予 VR/AR 提升发展的方向,VR/AR 产业趁势“起飞”。
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《元宇宙产业链生态白皮书》显示,截至2022年4月,全球VR/AR企业今年以来获投融资事件超43笔,其中超亿元的投融资事件共18笔,单笔最高融资金额达22亿元,融资总金额达82亿元。
在此背景下,催生了不少以VR为主的就业岗位,例如VR/AR工程师、VR应用设计、3D美术设计等,国内外VR/AR人才大战也早早打响。
苹果、Meta加快AR/VR相关技术人才扩招,涵盖软件工程师、原型设计师、工程主管、开发工具工程师等岗位;国内各大厂不仅高薪招聘资深技术人员,也愿意培养优秀的应届毕业生,比如作为VR/AR头部硬件制造企业的歌尔,其招聘人才中应届毕业生占比越来越高。
当然,如果想要更好地链接现实与虚拟,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,其中图像与视觉处理 CV、自然语言处理NLP、机器学习等都是当前主流就业方向。在元宇宙时代,人工智能不仅可以通过和VR/AR技术结合或是打造虚拟数字人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,也可以进一步为元宇宙赋予智能系统,来维持内容创作的功能。
但现在AI技术人才真是供不应求,甚至百度都宣布计划5年内培养500万AI人才。根据人社部于2021年发布的一篇报告来看,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供需比只有1:10.人才极度短缺必然导致其薪资水涨船高。
根据各种报道,近年来AI相关应届生年薪可达50万,优秀毕业生甚至超过80万,但依然是“人才难求”,而对于做出过成功项目的超级人才,给出百万以上年薪的大厂也不在少数。
同时,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的AI工业大生产阶段,也在要求AI人才需要有升级意识,通过不断学习实践,向着懂得创新又懂得业务逻辑、能够开创性地把新技术引入业务当中解决问题的复合型AI人才成长。
元宇宙包括哪些板块
元宇宙产业链:
元宇宙生态主要分为三层:
元宇宙生态版图(资料来源:清华大学2020-2021元宇宙发展研究报告)
底层技术支持,包括: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云计算、边缘计算等等;
前段设备平台,包括:VR、AR、智能可穿戴等等;
终端场景应用,包括:游戏、社交、收藏、旅游、体育等各个行业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投稿用户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ee-kay.cn/65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