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宇宙是不是虚拟现实
1. 泛虚拟现实(3R产业)
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元宇宙以后,接下来我们来继续了解什么是VR/AR/MR/XR?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?
其实对于VR(Virtual Reality),相信大家也并不陌生,翻译过来其实就是虚拟现实,但是随着新兴科技发展越来越快,事实上这里提到的VR是狭义的虚拟现实,而广义上的虚拟现实除了狭义的VR以外,还包括AR(Augmented Reality,增强现实)和MR(Mixed Reality,混合现实),三者合称“泛虚拟现实”。
因此,有时也把泛虚拟现实产业称为3R产业,而VR、AR、MR三个细分领域的差异,其实就体现在虚拟现实和真实世界的交互方式上,这个虚拟空间既可以独立于真实世界之外(使用VR技术),也可叠加在真实世界之上(使用AR技术),甚至于真实世界融为一体(使用MR技术),接下来我们展开来说一下。
图 1
2. “泛虚拟现实技术”的核心
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,通过将虚拟信息构建、叠加,再融合于现实环境或虚拟空间,从而形成交互式场景的综合计算平台,这便是“泛虚拟现实技术”的核心。
3. “泛虚拟现实”包含的种类
1)VR(Virtual Reality)
所谓虚拟现实,顾名思义,就是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,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,结合其他相关科学技术,生成与一定范围现实世界在视、听、触觉等方面高度近似的数字化环境,人们通过一些交互设备与数字化环境进行交互,能够产生亲临现实世界的体验。
简单的理解就是所见即所得,如下图所示[图2],带上VR头盔,里面的画面是随着你头部动作的摆动而相对应的体现不同的画面,说的更直白一点,就是通过对我们五感感知的欺骗来实现的,让我们感觉真的处于一个真实的世界,具有真实的五感感受和感知体验,一切东西都和现实一样但它是假的。
元宇宙与现实的差别
什么是元宇宙?它不是外星球,而是区别于现实世界的一个虚拟世界。本以为元宇宙即使不是一个新生事物,也应该还处于儿童期,谁知它竟然只比我小7岁。
在《极简元宇宙》一书中,作者李林福告诉我们,“元宇宙”一词,最早诞生于1992年。在美国作家尼尔·史蒂芬森的科幻小说《雪崩》中,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构建了一个可以永续发展,超越现实的多人在线的虚拟空间,而这就是元宇宙的第一次亮相。
虽然这本小说并没有特别的畅销,你可能都没有听说过,但它却影响了一部分人,而这些人在深受其影响后,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的经典之作,相信你肯定听说过,它们就是:《头号玩家》、《黑客帝国》、《香草的天空》、《阿凡达》、《未来战警》,而这些也是作者力荐的有助于理解元宇宙的电影。
至于《雪崩》,虽然因为种种原因,被拍成电影的机会非常渺茫,但依然无法改变它在元宇宙世界相当于圣经的地位。如果你想透彻理解元宇宙,这本书值得去看一看。
说了这么多,我们就知道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,那么它和我们的生活、工作又有什么关联呢?
2 元宇宙的小触角无处不在
说完了电影,我们会有一种感觉,那种科幻片中的虚拟世界距离我们太遥远了。猴年马月都不一定会实现的事,关注那么多干嘛?
然而,事实上,元宇宙已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很久了。它并没有直接呈现给我们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,而是一个角落、一个场景地蚕食着我们的现实环境。
无数成年人和孩子都沉浸其中的网络游戏,比如《我的世界》;
工作中,动不动就召开的线上会议,没有现实的会议室,但无法阻挡多个地域、成百上千人一起参会;
一个又一个虚拟人物的出现,会作曲、会写诗的微软小冰;龙泉寺出品的贤二小和尚;登陆北京春晚,吟诗舞剑获好评的苏小妹;
细细数来,你会发现,曾经的QQ,现在的微信,也是另一个你在虚拟世界的呈现,网络另一端的人并不一定了解现实中的你,而你们可能相识很久,还可能协同工作……
而所有这些,它们并不能代表元宇宙,但却客观代表了元宇宙的一个角落。
作者告诉我们,构成元宇宙的三大要素分别是:自由度、社交(沟通)、收益化。也就是当以上的场景,能够实现如现实世界中的自由度,能够无障碍地沟通,同时可以在虚拟世界中也能赚到现实世界中的钱时,元宇宙就真的呈现了。
正可谓,路漫漫其修远兮,元宇宙将上下而求索!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ee-kay.cn/65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