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发展进程:Web1.0-Web2.0-Web3.0

今年三月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发表文章《Web3.0是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》引发热议,这两年大热的NFT、元宇宙等都是基于Web3.0的产物,那如何理解Web3.0.需要结合Web1.0和Web2.0的概念。

0

Web1.0

Web1.0在20世纪90年代谷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。当时的互联网是由AltaVista和网景公司主导的。网页是“只读的”,用户只能搜索信息,浏览信息。简单的内容获取与查询,彼时,用户主要以接收信息为主,这一时期,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通过将广告货币化,成为现象级产品。

0

Web 2.0

在2003年,由O’Reilly传媒副总裁Dale Dougherty提出Web 2.0这个概念,自此以后,Web 2.0浪潮席卷全球。仅仅过了10年,Web 2.0就已经彻底重新定义了市场营销和商务运营。推动了大众对文化现象的创造,大众文化不再由精英掌握和传播,而是由大众共同创造,传播和分享。

0

Web 3.0

1996年互联网泡沫时期,HTTP的发明者Tim Berners-Lee提出了“Web 3.0”的概念。是指一个集成的通信框架,互联网数据可以跨越各个应用和系统实现机器可读,Web 3.0通常也被称作为“语义网”(Semantic Web)。

2014年,以太坊前CTO、波卡币项目的创始人Gavin Wood将Web3.0和区块链关联起来,在Web3.0概念中筑起了Web3的最大共识——区块链技术是实现Web3的道路。这也是Web3.0和Web3的一些概念上的区别。下期再为维公链的会员介绍一下Web3的相关信息。

目前,这也是最为大众所熟知和接受的一种观点:

Web1.0为“可读”(read);

Web2.0为“可读+可写”(read+write)

Web3.0为“可读+可写+可拥有”(read+write+trust/own)

Web1.0时代各类网站来提供内容、用户阅读内容,并且只能看网站运营者想展现出来的内容,并且用户无法左右网站中的内容。自由、平等、开放、合作、共享”的互联网精神无法体现,随着手机端的移动互联网诞生,只能阅读的体验已经无法满足用户,Web 2.0随之而生。

相比Web1.0.在Web2.0时代,用户参与互联网程度大大提升,普遍表现在用户参与互联网并进行相关的内容制造,例如各种短视频平台、社区。

Web2.0的初衷塑造一个用户和平台互相成就的互联网世界,但遗憾的是“屠龙少年终成恶龙”,互联网巨头们死死的攥住了控制权,彻底地将代表着“自由、平等、开放、合作、共享”的互联网精神束之高阁。从Web1.0到Web2.0的升级并没有解决中心化存在的问题,反而随着大量信息和数据的线上传输,让中心化问题变得愈加突出。

Web 2.0到现在发展了二十年,已经进入发展放缓的瓶颈期,内卷严重,最近各大厂也是裁员不断。而Web3.0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方向,处在高速增长当中,依然大有可为。

Web3.0它的一个宗旨就是去中心化,在这里没有一个中心化的机构来控制你、审核你,用户对于自己的数据隐私是有绝对掌控权的,而区块链技术又与Web3.0的愿景尤为的契合,这也是区块链被称为价值互联网的原因之一。

Web3.0就是要以人为本,采用区块链的手段,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手段,采用人工智能语义网,万物互联。把所有的数据都整合起来,为人服务,这就是Web3.0.
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 备注:小项目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ee-kay.cn/5603.html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