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星堆博物馆推出文物类数字馆藏,国际奥委会官方授权的冰墩墩数字盲盒再次上演“一墩难求”,3.2万名网民“秒杀”2999份扬州非遗数字藏品《群仙贺寿图》……近段时间,数字藏品吸引了文物界、传媒界、互联网企业等纷纷入局,越来越引发关注。如何抓住风口、赋能产业发展,又该如何规避其中的风险、维护行业健康生态,需要深入思考。
数字藏品,是有着数字化“身份证”的特定作品、艺术品等。从大英博物馆、法国卢浮宫博物馆、俄罗斯冬宫博物馆等推出一系列数字藏品,到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文化现象,数字藏品正孕育着一个高速增长的市场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去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数量约456万份,总发行价值约为1.5亿元。在区块链、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,加上受疫情影响、大众消费和观赏方式的改变,成就了数字藏品这一新兴业态。数字藏品的出现,也契合年轻人在数字空间的消费习惯、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。相比传统收藏是对稀缺奢侈品的独占,如今运用数字技术,使得原本高高在上的艺术品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这对于提升公众文化素养也具有积极意义。
站在风口,数字藏品大有可为。从全球范围来看,数字藏品的外延更广,被运用于音乐、体育、家电等各种场景。随着新技术的突破,数字藏品将会不断拓宽应用场景,为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契机。比如,有的旅游景区创作生成主题数字藏品,拓展了文化消费的新场景;有的平台与传统村落合作,盘活农村资源,推出展示乡村地域特色的数字藏品,为乡村建设带来新的可能。或借助火热文化IP,或发掘文化内涵,推动数字藏品在各领域的应用,将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,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。
近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》,提出“中华文化全景呈现,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”。乘着数字化东风,善用数字藏品的正向价值,建立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,压制住“虚火”,就能激发更多新动能,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ee-kay.cn/40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