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38.2亿年前,宇宙起源于一个小小的奇点。这奇点体积无限小,密度无限大,温度极限高,时空曲率无限大的点。又称之为量子真空(假真空),其充满着与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相符的量子能量扰动。宇宙奇点温度为普朗克温度=1.416833(85)×10^32K(开尔文)。

(1)大爆炸后10^-43秒,温度约10^32K,宇宙从量子涨落背景出现,宇宙的密度≥10^94克/cm3,超过质子密度10^78倍。宇宙统一于一种超常力(超对称性)。

( 2 )大爆炸后10^-35秒,温度降至10^27K,即暴涨期。①引力已分离出来,夸克、玻色子、轻子形成;②强相互作用也分离出来;③而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,仍然统一于所谓 “电弱相互作用”。


( 3 )大爆炸后10^-33秒,宇宙经历暴涨期后,空间尺度暴涨了2^100倍(但时空并不违反光速藩篱),即暴涨理论。
( 4 )大爆炸后10^-12秒,温度骤降至10^15K,进入粒子期。质子和中子及其反粒子形成,玻色子、中微子、电子、夸克以及胶子稳定下来。电弱相互作用分解为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。

( 5 )大爆炸后10^-4秒,轻子家族(负电子、正电子、中微子和反中微子),从物质中退耦,将自由穿越空间,原则上可以人为探测到这些原初中微子。


( 6 )大爆炸后0.01秒,约1000亿K高温,以光子、电子、中微子为主体,而质子和中子仅占10亿分之一,热平衡态,宇宙体系急剧膨胀,温度和密度急速下降。

( 7 )大爆炸后0.1秒,温度降至300亿K,中子和质子之比从1.0下降到0.61,中子多出来,质子少掉了。
( 8 )大爆炸后1秒后,温度约100亿K,中微子向外逃逸,正负电子大规模湮灭,核力尚不足以束缚住中子和质子。
( 9 )大爆炸后10秒后,温度约30亿K,进入核时期。氢、氦类稳定性原子核(化学元素)形成。

( 10 )大爆炸后100秒后,温度冷却至10亿K,粒子转变不可能发生了。核合成计算指出:①重子密度仅占拓扑平宇宙所需物质的2%~5%;② 强烈暗示了其他物质能量的形式(非重子暗物质和暗能量)充满了宇宙。


?(11)大爆炸后35分钟,温度约3亿K,原初核合成过程停止,尚不能形成中性原子。随着宇宙膨胀,电磁辐射的波长被拉长,相应光子能量也跟着减小。

?(12)大爆炸后104年,温度骤降至10万K,进入物质期。在宇宙早期历史中,光主宰着各种能量形式。辐射能量密度与尺度(R)和体积(4/3πR3)的乘积,成反比例减小。

(13)大爆炸后1万年,物质密度追上辐射密度,且超越它。从那时起,宇宙和它的动力学开始为物质所主导。
(14)大爆炸后30万年,温度降至3000K,化学结合作用使中性原子形成。宇宙主要成分为气态物质,并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凝聚成密度较高的气体云块,直至最原始的恒星和恒星系统的诞生。
量子真空在暴涨期达到全盛,之后便以暗能量的形式弥漫于全宇宙,且随着物质和辐射密度迅速减小,暗能量越来越明显。暗能量可能占据宇宙总能量密度的2/3,从而推动了宇宙加速膨胀。

2021年6月1日,欧洲科学家团队利用大型强子对撞机(LHC),揭示了宇宙大爆炸第一个0.000001秒内发生的全新细节,即第一个微秒内一种特殊的等离子体发生了什么?这种等离子体不但是宇宙有史以来的“第一种物质”,其相关细节还为我们今天所知的宇宙演变提供了一块重要“拼图”。

(15)大爆炸后1亿年左右,与宇宙同步起源的第一代原恒星,质量相当于20~60个太阳质量,所以核燃烧异常剧烈,其寿命也极短,大约仅仅维持了数千万年或数亿年时间,便发生猛烈地超新星大爆炸。通过大爆炸,使3个氦原子(He)合成1个碳原子(C)。同时完全碳氮氧(CNO)循环合成过程,为将来地球起源和生命的起源创造了先决条件。

(16)宇宙大爆炸经历87亿年后,第二代超新星质量大约为2~3个太阳质量,又发生猛烈大爆炸。其爆炸碎片、气浪和尘埃所构成的庞大星云团,其直径扩展到数光年,又因银河中心的角动力场效应,被远远地甩出银河中心,落脚于旋臂距离银心2.6万光年的地方,最终演化成今天的太阳系。

46亿年前,太阳系星云团中心,物质凝聚收缩,引力超强,形成太阳。周围物质元素丰富形成众行星。所以地球与太阳几乎同步起源。
45亿年前,地球表面被岩浆所覆盖,温度高达4000℃↑。同时太阳风达到地球大气圈高层,带来大量的氢核、碳核、氧核等原子核。

42亿年前,地球表面温度降至160℃。固态地幔渐渐形成。原始海洋也开始形成。
①地球大气圈中氢核、碳核和氧核与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,碳原子,氧原子等,经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。这种“宇宙水”,以雨滴的形式落到地球表面形成原始海洋。
②柯伊伯带规模壮观的彗星也会携带大量的水分子,闯入地球运行轨道,以流星雨的形式为地球原始海洋不断地添砖加瓦。
③早期原始地球有N个,相互吞拼后,真正能保留下来的只剩一个。不同轨道上的行星无法吞拼,于是地球与火星共存。
④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着小行星带,就是重要证据。不过小行星带起源有两种对立的假说:一是认为两颗相邻星球相互撞击爆炸后的碎片会形成小行星带(例如月球撞击地球会形成小行星带);二是认为超新星爆炸后碎片形成小行星带,接着小行星带里的大小行星相互吞拼形成大行星(如地球)。应该是第二种可能性大于第一种可能性。

地球生命开始起源,实现了从无机小分子物质自然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的关键性阶段。1953年美国米勒效仿地球原始大气层的成分组成,在实验室条件下人工模拟打雷闪电,并把大烧瓶里的淡水加热成100℃的水蒸汽。经历了125小时人工放电后,把无机小分子物质(如H?O、H?、HN?、CH?、CO?、HCN、H?S等,但没有O?),人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(如氨基酸、核糖、嘧啶、嘌呤等)。

38亿年前,地球平均温度下降至41℃,海洋逐渐形成。生命起源继续完成后三个阶段:从有机小分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,从有机大分子物质形成多分子体系,从多分子体系演化成原始生命。

35亿年前,原始海洋开始出现最原始的细菌,它们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。这时候海洋的平均温度是30℃。
32亿年前,原始海洋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球,地球的平均温度下降到24℃。

29亿年前,地球首次进入冰河时代,平均温度降至11℃。

25亿年前,海洋蓝藻开始进行光合作用,并产生了大量的氧气(O?)。海水平均温度回升至16℃。
24亿年前,厌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(如细菌等),由于无法适应有氧环境而大规模灭绝。这时候的海洋平均温度为15℃。

23.5亿年前,地球表面温度骤降至-24℃,地球两极完全被冰雪所覆盖,而且两极冰帽面积不断延伸扩展至地球赤道的附近。这就是传说中的休伦冰河时代。

20亿年前,海洋里开始出现真核单细胞生物。这时的地表温度回升为14℃。
10亿年前,传说中的罗蒂尼亚超级大陆形成。这时的地表温度为12℃。
?

7亿年前,地球温度骤降至-46℃。绝大部分生物因无法适应超低温环境而大规模灭绝,地球几乎陷入生命死寂停摆状态。但仍然有极少数极顽强的生命体,在冰下冷水层中生存下来,或在地热喷泉附近生存下来,熬过漫长的严冬,耐心等待着大地复苏。
?

6亿年前,地球平均温度升至19℃,海洋里开始出现多细胞海绵动物等。

5.4亿年前,地球进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代,大规模新生动植物开始出现。地球表面温度升至24℃。

4.8亿年前,地球上发生了奥陶纪生物大灭绝事件,期间共导致约85%物种消失形成化石。
4.5亿年前,海洋中开始出现最早的鱼类,这时的地球表面温度为18℃。


4.4亿年前,地球又发生生物大灭绝事件,导致地球上2/3物种消失灭绝。这次大灭绝事件,可能是因为伽玛射线大爆发所导致的。
4亿年前,海洋里开始出现盾皮鱼类,而且海洋里开始出现千奇百态的怪物。

3.6亿年前,地球又发生了泥盆纪物种大灭绝事件,导致地球75%物种的消失。
3亿年前,地球氧气的比例已经达到35%。
2.6亿年前,地球上出现一块超大面积的盘古大陆(泛古陆)。

2.5亿年前,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了,导致海洋90%物种消失和陆地75%物种消失。
2.2亿年前,地球上开始出现恐龙。
1.45亿年前,泛古陆开始逐渐变迁,断裂漂移开后形成地球五大洲。


1亿年前,原始哺乳类动物开始出现。
6500万年前,地球上发生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。这次事件终结了恐龙对地球的统治地位。

500万年前,人类的祖先开始出现。森林古猿从树栖返回地面生活,开始向人类的方向进化。
280万年前,非洲猿人进入旧石器时代。灵长目中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。地球上出现第四纪冰川期,大约从260万年前开始,一直延续到现在。一年出现春夏秋冬四季变化。

2.7万年前,北京山顶洞人进入新石器时代。中国人的祖先已缝衣御寒,用穿孔贝壳满足审美要求,并实行埋葬死者,撒赤铁矿粉的原始宗教仪式。

6700年前,中国最早发现了最古老铜制品,是来自陕西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残片,经检测为铜矿冶炼所得。青铜器最鼎盛时代是殷商王朝。


3600年前,殷商王朝开始有文字记载,世界最著名的甲骨文就诞生于殷商时代。

3510年前,开始进入铁器时代,在小亚细亚的赫梯帝国已经掌握了生铁的冶练技术。到了春秋战国后期,中国锻造兵器的钢铁冶练技术达到炉火纯青水平。

19世纪60年代,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。其重要标志:①德国西门子发明了发电机;②英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(火车轮船用煤炭作燃料);后来发展成内燃机(汽车飞机用汽油作燃料)。③美国贝尔发明了电话。

1931年9月,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。天上歼击机和轰炸机,海上航空母舰和战列舰,地面主战坦克和多管火箭炮,海陆空高密度全方位地毯式狂轰烂炸。1945年5月8日,德国宣布投降;同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投降。

1991年2月17日,爆发了海湾战争,以美国为首的盟军,代号沙漠风暴。海陆空一体化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战争,高精度定位导弹,真正做到指哪打哪分毫不差。打得军备陈旧落后的伊拉克毫无还手机会。
创业项目群,学习操作 18个小项目,添加 微信:niuben22 备注:小项目!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cee-kay.cn/184.html